水产医院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7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【蟹类专题】防好气泡病,减少后期大蟹损伤

[复制链接]

175

主题

396

帖子

931

积分

免审组

Rank: 18Rank: 18Rank: 18

积分
931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昨天 14:28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防好气泡病,减少后期大蟹损伤

刘晓雄

       近两三年来,随着大规格苗种的全面推广,河蟹最后一次蜕壳不断推迟,以往在处暑节气过后10天左右就可以上市的河蟹,近几年往往要等到中秋节才陆续成熟,达到上市标准。随之而来的是每年10月份,公蟹集中蜕壳阶段总会出现大量软壳伤亡,而且规格越大的河蟹伤亡越严重,让即将落袋为安的收益烟消云散,损失巨大。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如何防控呢?下面笔者为您一一解答。
       首先,出现大蟹伤亡的池塘一般水透明度高,水草多。根据河蟹的习性,在水清草好的条件下容易蜕壳,再加上现在大规格苗种的生长特点,一些“满脐”、成熟的河蟹再次蜕壳,且蜕壳后翻倍率较大,规格过大的螃蟹短期内难以完成营养积累,造成迟迟无法硬壳,体质下降,久而久之,就会变成“懒蟹”,长期“趴塘”,摄食量减少,并且极易受到气泡病的影响。

成熟的母蟹再次蜕壳

       其次,每年处暑至白露期间,昼夜温差大、天气多变,是气泡病的高发期。频繁的天气变化易诱发气泡病,对濒死河蟹进行解剖后发现,一般肝脏病变症状较轻,而病变主要集中在与水体接触较多、最易受气泡病侵袭的三个器官:鳃、肠道和步足,具体表现为烂鳃、肠炎和“空腿”(即肌肉萎缩)。镜检鳃丝可以观察到大量气泡,鳃丝成溃烂状态。患病河蟹因呼吸困难,常频繁爬边、上岸,最终死亡。肠炎也较为常见,主要变现为空肠,靠近肛门一侧积水多。水体气体不稳定,容易诱发肠炎,导致摄食量下降,多种因素共同引发疾病。步足同样易受气泡病影响,因气泡病导致细菌滋生加剧、肌肉萎缩,进而造成“空腿”现象。

小飞碟数据显示,9月溶氧变化大,温差变化大

气泡病在鳃部的典型症状

螃蟹肠炎

死亡河蟹肌肉萎缩

       因此,从上述几个典型症状可以看出,气泡病是导致河蟹后期损伤严重的主要原因,有效防控气泡病可降低后期大规格河蟹的损伤风险。气泡病是指水体中溶解气体(氧气和氮气)过饱和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,会导致河蟹器官组织受损,继而引发细菌感染致死。那要如何操作呢?
       第一,河蟹损伤较大的池塘一般水清和草好,这类池塘透明度高,温度下降后水草生长旺盛,气体不稳定是主要发病因子。因此,要逐步改善这种池塘环境,降低气泡病的发病概率,建议保持深水位,保持水体稳定,减少水变。定期使用利洋“碧水安”稳水,防倒藻。

“碧水安”

       第二,水草过度生长会加速氧气释放,导致水体气体过饱和,从而加剧气泡病发生风险,因此建议定期拉掉过多的水草,逐步降低水草密度,为藻类繁殖创造合适稳定的条件,减少气泡病的诱发因素,同时提升水体整体稳定性。

拉掉过多水草

       第三,建议拉草后及时使用“肥水肽Ⅲ(加强型)”与“镁钙莱”进行肥水培藻,促进有益藻类生长,有效提高水体硬度和缓冲能力,同时为河蟹提供更健康的生存环境,降低气泡病发病风险。
       第四,应避免使用重金属盐类杀虫杀藻剂处理后期纤毛虫问题,以免水变进一步加剧气泡病发生。建议使用利洋“底从净”进行改底,防虫抑虫,改善黑、黄底板情况,提升河蟹整体卖相。
防控气泡病,保持环境稳定是避免后期大蟹损伤的关键,临近卖蟹,一年的努力即将变现,把好最后一关,做好基础管理。祝愿大家都能有个好收成!
(转自“利洋水产”微信平台)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水产医院论坛  粤ICP备17147180号

GMT+8, 2025-10-10 04:16 , Processed in 0.123538 second(s), 3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 Licensed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